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内科学   13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9 毫秒
1.
功能性消化不良罗马Ⅲ与罗马Ⅱ标准在临床应用中的比较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 比较功能性消化不良(FD)罗马Ⅱ与罗马Ⅲ诊断标准的异同点,提高对罗马Ⅲ标准的认识.方法 2006年7月至8月上消化道内镜检查患者2552例,其中2195例同意接受问卷调查,其中有554例临床诊断为FD,按罗马Ⅱ和罗马Ⅲ标准进行诊断及分型,比较两种诊断标准的差异和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的异同.结果 ①554例FD患者中符合罗马Ⅱ标准的有121例(21.84%),符合罗马Ⅲ标准的有158例(28.52%),两个标准对FD诊断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同时符合罗马Ⅱ和罗马Ⅲ标准的有71例.②按罗马Ⅱ和罗马Ⅲ标准诊断为FD的两组患者均以女性为主,但性别、年龄、发病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0.830、0.711和0.802).③按罗马Ⅱ标准分型,溃疡样型82例(67.77%),运动障碍型34例(28.10%),非特异型5例(4.13%);按照罗马Ⅲ标准分型,仅符合上腹痛综合征(EPS)者为75.32%(119/158),仅符合餐后不适综合征(PDS)者为15.82%(25/158),同时符合PDS和EPS标准者为8.86%(14/158).④按罗马Ⅱ和罗马Ⅲ标准诊断为FD的患者,上腹痛、腹胀、早饱、餐后饱胀、上腹饱胀、上腹烧灼、烧心、恶心、呕吐、反酸、嗳气、食欲下降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符合罗马Ⅱ标准的FD患者上腹不适症状发生率高于符合罗马Ⅲ标准的患者(P=0.012).⑤两组分别有11.57%(14/121)和13.92%(22/158)患者伴有下消化道症状,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61).结论 在FD诊断率上罗马Ⅲ标准高于罗马Ⅱ标准,且罗马Ⅲ标准更利于操作和评估.在患者一般情况及临床症状等资料方面两项标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由于样本量较少,结论有待进一步研究评价.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牙酸蚀症患者对胃食管反流病(GERD)相关知识的了解状况.方法 使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门诊148例牙酸蚀症患者进行GERD相关知识和症状调查.结果 34.5%牙酸蚀症患者存在GERD症状,仅有9.5%患者知晓GERD是牙酸蚀症的病因,对GERD危险因素知晓率均低于50%.结论 牙酸蚀症患者对GERD相关知识了解较少,应对其进行GERD相关知识的教育,以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微米大黄炭白芨胶在上消化道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创面愈合中的应用效果及可能机制。方法 回顾性分析武汉市第一医院2019年10月—2021年10月收治的102例行上消化道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1例。对照组在上消化道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给予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研究组给予微米大黄炭白芨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术前、术后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胃液及溃疡边缘黏膜中表皮生长因子(E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溃疡愈合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两组术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术前、术后1周PT、APTT差值均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术后4周与术后即刻溃疡指数差值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术前、术后4周胃液中EGF、VEGF差值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术后4周溃疡边缘黏膜中EGF、VEGF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术前(P <0.05),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微米大黄炭白芨胶应用于上消化道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有助于促进创面愈合,可能与提高EGF、VEGF表达促进胃黏膜屏障重建有关。  相似文献   
4.
银杏叶提取物对大鼠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EGB)对大鼠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CCl4腹腔注射制造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观察EGB对肝纤维化大鼠肝功能生化指标、肝脏HE染色、Aetivin A(激活素A)表达及肝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EGB对肝纤维化大鼠的肝功能指标和肝脏病理分级有明显改善作用,并能显著降低肝纤维化大鼠肝脏Aetivin A表达和肝细胞凋亡的数量。结论:EGB对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有良好的治疗作用,Activin A表达及肝细胞凋亡减少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流行病问卷调查,归纳270例脂肪肝患者常见中医证型探讨脂肪肝主要证型与血脂的关系. [方法]对在本院就诊的确诊为脂肪肝的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析,明确证型,并进行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检测.[结果] 270例脂肪肝患者中,主要证型有肝郁脾虚型、肝肾阴虚型、脾虚湿阻型、肝气郁滞型;血脂分析表明,肝肾阴虚型TC明显升高(P<0.05),肝郁脾虚型和脾虚湿阻型TG升高明显(P<0.05),脾虚湿阻型和肝郁气滞型LDL-C升高明显(P<0.05),HDL-C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脂肪肝程度比较,重度脂肪肝TC、TG、LDL-C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在B超初步诊断脂肪肝的基础上,联合血脂指标的检测可为脂肪肝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参考依据,又可作为脂肪肝病情监控和疗效评估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黄政  胡伟  贾业贵 《重庆医学》2018,(7):987-988
目的 分析动脉压迫止血器在肝癌介入术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180例在武汉市第六医院行肝癌介入手术的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编号,采用随机数字方法分为两组,每组90例,在术后,对照组采用常规手工压迫加沙袋压迫止血法,而研究组采用动脉压迫止血器压迫止血.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压迫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14.3±4.2)minvs.(26.7±7.3)min,P<0.05];研究组患者的肢体制动时间也较对照组明显缩短[(5.1±1.2)h vs.(9.7±3.6)h,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局部渗血、假性动脉瘤形成、血肿形成、皮肤淤斑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 在肝癌介入术后采用动脉压迫止血器压迫止血具有止血效果好、安全性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胰腺囊性病变(PCL)的发病及诊断方法.方法 对经手术或病理证实为胰腺囊性病变的134例患者,从性别、年龄、病程、既往史、伴发症、症状、体征、影像学诊断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收集胰腺假性囊肿(PPC)107例、真性囊肿(TPC)12例、囊性肿瘤(PCT)15例.囊性肿瘤组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假性囊肿组(P=0.003).假性囊肿组有急、慢性胰腺炎史的病例数显著多于真性囊肿和囊性肿瘤组(P值分别为0.000和0.000),假性囊肿组胆道结石的病例数明显多于囊性肿瘤组(P=0.005),而真性囊肿组同时伴有肝、肾囊肿的病例数显著高于假性囊肿组(P=0.000).CT对假性囊肿和囊性恶性肿瘤的诊断准确率高于B超(P值分别为0.000和0.02).结论 胰腺囊性疾病应根据其发病情况、相关病史及影像学特点进行仔细分析,才能有助于明确囊性病变的性质.  相似文献   
8.
罗马Ⅲ标准在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罗马Ⅲ标准诊断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及其在FD与常见上消化道器质性疾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2006年7至8月和2007年3至4月在内镜中心行上消化道检查的4962例患者进行连续性问卷调查,按照罗马Ⅲ标准诊断FD,根据胃镜及相应病理检查结果诊断慢性糜烂性胃炎(CEG)、胃溃疡(GU)、十二指肠溃疡(DU)及胃癌(GC)等上消化道器质性疾病,分析它们之间临床特点的差异.结果 FD、CEG、GU、DU和GC患者分别占调查总数的7.58%(376/4962)、29.99%(1488/4962)、1.89%(94/4962)、4.25%(211/4962)和4.57%(227/4962).FD患者中女性所占比例(230/376,61.17%)高于男性(146/376,38.83%,P=0.00),而器质性疾病患者中男性比例高于女性(P<0.05).FD与DU组发病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小于其他三组(P<0.05).FD患者早饱和餐后饱胀的发生率高于其他四种疾病.嗳气、恶心和呕吐在各疾病中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罗马Ⅲ标准定义下的四种FD症状(上腹痛、上腹烧灼、早饱和餐后饱胀)诊断FD的敏感度均较诊断其他疾病高(P<0.05).除上腹烧灼外,其余三种症状诊断FD的特异度均高于其他疾病(P<0.05).该四种症状诊断FD的约登指数均高于其他疾病.尤以上腹痛(0.42)和餐后饱胀(0.46)最高.结论 罗马Ⅲ标准诊断FD具有相对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在FD与上胃肠道常见器质性疾病的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无痛胃镜术在上消化道息肉摘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62例上消化道息肉患者分为2组:无痛内镜组(I组)80例和常规内镜组(II组)82例。观察2组术前、术中、术后收缩压、心率、氧饱和度的变化,操作时间及术中反应,术后感受等。结果无痛胃镜组术中收缩压稍降低,心率、氧饱和度无明显改变;其操作时间短,患者术后反应良好。结论无痛胃镜下治疗上消化道息肉是一种能缩短治疗时间、安全性好、成功率高、更易被患者接受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对1例皮肤恶性黑色素瘤胃十二指肠转移患者进行报道,并分析其内镜特点、治疗方式及预后.由此认为恶性黑色素瘤的胃肠道转移常被低估,有必要对其进行常规内镜检查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